今日上证指数上涨2.5%,报收3961.38,创近7年新高,沪深两市成交过万亿。大规模增量资金入市,推动本轮牛市持续升温。在当前热闹的行情之下,是保持大类资产合理配置,还是集中火力放手一搏?相信很多投资者曾经有过如此思量,尤其有一定入市经验的投资者,也慢慢体会出居安思危的重要性。目前牛市进入第二阶段,如何让自己的投资组合更加健康?不要忘记牛市当中也适当配置一些债基。
在家庭财富积累有效性这一问题上,早在1986年,美国学者Gibson就曾在《金融分析家杂志》上发表的一篇名为《组合绩效的决定》的文章中表明“投资收益的91.5%由资产配置决定”。在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迅速的今天,资产配置的重要性是家庭理财不能忽视的问题,而固定收益类资产更是在任何时期家庭理财中都应该配置的大类资产,只是在不同的投资时期可以选择不同的比例进行类属资产配置。譬如,作为一般家庭理财配置,我们建议对于固定收益类资产常年保持不低于家庭可支配财产30%的配置比例,现金不低于家庭可支配财产的10%,而根据家庭风险承受能力和中国经济周期的变化,利用“美林投资时钟”理论来决定家庭权益类资产和其他类资产的配置比例。
我们为什么提出不低于30%权重的家庭财产长期投资于固定收益类资产呢?这与固定收益类资产的投资收益和风险特征更为适合家庭财产长期稳定保值、增值有关。目前,在中国对于个人家庭理财而言可选的固定收益类资产主要是以债券、大额存款和非标准类资产为投资标的的资产管理类产品,主要包括债券基金、货币基金、基金专户资产管理计划、券商资产管理计划、信托计划、银行理财和以固定收益为主要投资标的的投资性保险产品。一般家庭理财配置可以主要选择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基金,流动性和投资信息的公开性是该类投资标的更适合一般家庭固定收益类资产配置选择的主要原因。对于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且更为追求家庭财产有效增值的家庭而言应以定制化的固定收益类产品为主,如基金管理公司提供的固定收益类专户资产管理计划,其不低于公募基金的投资监管要求是其不同于其他非公募固定收益类产品的主要特征。